陕西科技特派员云平台

当前位置:特派员风采

我省组织科技人社三部门联动实施“百名科技特派员助力百村振兴行动”

点击数:513     发布时间:2024-11-26 10:47:08   更新时间:2024-11-26 10:47:08

前言:为了深化和创新科技特派员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我省组织、科技、人社三部门联动,实施“百名科技特派员助力百村振兴行动”,选取百个不同产业特点的行政村,精准选派百名科技特派员驻村开展产业帮扶、创新创业,鼓励与农民建立利益共同体,打造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新模式、新样板。我们推出百名科技特派员助力百村振兴行动系列报道,为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提供有益探索与借鉴。

以土为本,以肥为魂,助农增产增收

—记科技特派员焦登学

焦登学科技特派员是“百名科技特派员助力百村振兴行动”铜川市的一员,他的工作单位是铜川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主要从事土壤肥料、农作物栽培等农业技术的试验研究、示范推广等工作。对接帮扶耀州区石柱镇上安村,该村位于耀州区石柱镇南部,距铜川市新区和耀州区12公里,辖三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2610亩,总户数267户,人口966人。

开展“百名科技特派员助力百村振兴行动”以来,他克服新冠肺炎疫情、交通不便、自身业务繁重等实际困难,积极寻找对接帮扶村-上安村与他所从事的土肥业务的结合点,从试验研究、示范推广、技术培训等入手,使该村农户的科学施肥意识得到明显提升。通过宣传、推广生物质营养液应用技术、油菜绿肥种植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耕地质量提升、设施大棚蔬菜绿色生产等新技术、新产品,为广大农户生产绿色苹果、大樱桃、蔬菜、粮食等优质农产品奠定了基础,增加了产量,提高了产品品质,增加了农户收入。村民和贫困户在帮扶的合作社大棚基地、果园、苗圃等处务工,在实践中不但掌握了作物管理种植技术,还有一定的劳务报酬。他通过建立“根深叶茂”微信群、向大家推荐中国农技推广APP,使贫困户和村民有了学习技术的平台,为脱贫致富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供了科技支撑。

围绕主导产业不放松,技术服务惠及家家户户。苹果、玉米、小麦是上安村的三大传统主导产业,为此,他发挥自身的土肥专业优势,在三大作物上大力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示范推广,通过对全市土壤养分状况进行采样化验、汇总分析,做好土壤养分检测服务,并以专题培训、现场讲解、微信推送、视频连线等形式,让农户知晓帮扶村耕地土壤养分的现状水平,并结合三大作物需肥规律和耕地养分现状,制定了《上安村苹果、小麦、玉米施肥指导意见》,提出三大作物推荐大配方16个。自2021年帮扶以来,累计在上安村推广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4410亩次。

服务特色蔬菜产业,增加致富途径。蔬菜产业是耀州区石柱镇上安村在脱贫攻坚时期后两年才逐步培育起来的一个产业。为了培育壮大该产业,他引导耀州区石柱镇上安村积极引进技术能手,开始了成规模的蔬菜大棚承包种植。目前,村上共有普通大棚20棚、日光温室大棚12棚。在他的努力下,2022年就将该村的蔬菜基地纳入全市绿色农产品示范基地建设名单,目前,基地采取“合作社+农业公司+贫困户+农科所”的运行模式,调动了各方参与的积极性。在他的联系推动下,该村的蔬菜绿色基地先后引进示范种植了贝贝南瓜、羊肚菌、西红柿、黄瓜、圣女果、有机菜花、哈密瓜等新优蔬菜水果品种,在这些蔬菜大棚大力开展生物质营养液、水肥一体化、基质栽培、滴灌有机水溶肥、白僵菌、激光灯补光、二氧化碳气肥、离子活性水、生态膜等绿色生产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的集成应用;开展了温度、湿度的动态监控,打开手机就能随时了解大棚内的温湿度变化,及时采取通风、降温等措施,目标是逐步地实现智能化、精准化管理,降低了管理成本。该基地常年雇佣当地困难家庭人员8人,实现了就地就业,每个雇佣人员根据出工、季节不同,月工资性收入1500元—2000元。2022年3月,在他的建议下,又将该蔬菜基地纳入了铜川市化肥减量增效示范点、铜川市土壤生态厚植增效技术应用示范点,开展化肥减量增效主推技术的集成推广,为蔬菜基地的提供了持续的技术服务保障。

培育龙头企业,加大生物质肥料新产品的应用力度。三年来,他加强与西安秦衡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铜川绿优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肥料主业龙头企业的联系,为此类肥料企业出谋划策、安排有机水溶肥等系列肥料产品的田间肥效试验,验证产品的效果,深入厂区,对工艺流程提出优化建议,从肥料生产源头抓创新、抓产品质量,培育龙头企业壮大发展,借助龙头企业加大了生物质肥料新产品的应用力度。同时依托龙头企业积极申报陕西省农业主推技术,争取“乡村振兴”绿色通道项目,加快生物质营养液、生物质水溶肥等生物质类新型肥料产品的研发与示范应用。申报的“生物质营养液”提升耕地质量技术被陕西省农业农村厅(陕农办发﹝2023﹞24号)确定为2023年农业主推技术,是十三项主推技术中唯一的一项土肥技术。2024年申报的“盐碱地快速改良厚植增效技术”被省农业农村厅列为陕西省2024年农业主推技术。2022年参与申报的“铜川市液体有机复合微生物肥料的研发与生产 ”获得陕西省科技厅项目立项,促进了新产品的研发速度,加快了生物质肥料新产品示范应用。

作为陕西省“百名科技特派员助力百村行动”的一员,他把工作35年以来积淀、掌握的土壤肥料、植物营养的技术毫无保留的应用到帮扶群众的生产实际工作中,对于结对帮扶面临的复杂现实问题,不断通过自身努力改善破解,如村级产业不突出,技术服务面广量大户多,难以面面俱到;产业培育难,尤其是土肥工作,需要大量、持续的投入才能得到明显的成效;新成果应用没有项目经费支持、落地难等问题,他通过搞好试验研究,为产业发展做好基础技术支撑;通过普及推广小麦宽幅沟播技术、玉米“5335”增密度种植等新技术模式,促进粮食作物等传统产业升级延链。通过培育新产业,立足当地资源禀赋,为群众致富开辟新途径。奔着“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的目标扎实推进帮扶工作开展,以后将在农业领域项目申报上下功夫,通过项目支持,更好更快、更大范围的推动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持续为乡村振兴贡献科技特派员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