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冬小麦水肥一体化技术——水肥一体化设备选型
宝鸡市属于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分布不均,冬春季干旱少雨是常态。冬春季正是冬小麦关键生长期,近几年发生的冬春连旱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造成了不利影响。水肥一体化作为一项精准、高效的现代农业新技术,具有节水、节肥、节工、增产、增效等优势,是解决当前农业生产中诸多痛点的一把“金钥匙”。冬小麦水肥一体化可以实现水肥精准供应,及时满足小麦高产对水肥的需求,克服冬春季干旱影响,解决传统种植中灌溉和施肥的效率问题,是实现冬小麦水肥精准调控、支撑单产提升的关键技术。
水肥一体化技术适用于宝鸡市川道灌区、渭北旱塬有补充灌溉条件的冬小麦主产区。可优先在渭河川道灌区和台塬灌区(如岐山、扶风、陈仓、凤翔等粮食主产县区) 的规模化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高标准农田中大力推广。
水肥一体化设备选型
水肥一体化系统主要由水源、首部枢纽、输配水管网和滴灌带(管)组成。首部枢纽包括加压、过滤、安全防护和量测设备以及灌溉施肥智能决策平台等。
一、系统类型选择
1、固定式系统:主管、支管、毛管均固定铺设。适用于规模化、长期种植地块。投资较高,但管理方便。
2、半固定式系统:主管、支管固定,毛管(微喷带/滴灌带)按季铺设回收。投资适中,灵活性好,是目前主流模式。
3、移动式系统:首部和小型管网可移动。适用于小地块或分散地块。
二、水源与首部枢纽
1、水源:井水、渠水、水库水等,要求水质基本清洁。含沙量高的水源需配备沉淀池。定期检测水质,防止物理、化学、生物堵塞。
2、首部枢纽:必须包括水泵、过滤系统、施肥装置(电动注肥泵/文丘里施肥器、施肥罐等)、控制阀、压力表、流量计等。
注肥泵精度更高,推荐规模化农场使用。
过滤器是防止滴头堵塞的关键,务必保证过滤效果。 根据灌溉水质选择合适的过滤器,有条件的选择自动反冲洗功能过滤器。
三、田间管网
1、主管、支管。通常使用PVC或PE管,埋于地下或铺设于地面。PE管,柔韧性好,可盘卷,方便在地表铺设和连接微喷带/滴灌带,连接方式多样(热熔、承插),适合地形复杂或需要地上铺设的部分。
主管:常用规格 Φ90mm, Φ110mm。最大铺设长度:Φ90为700m,Φ110为1000m。
支管:常用规格 Φ63mm, Φ75mm。单条支管服务面积一般不超过5亩,长度一般不超过80m。
2、微喷带/滴灌带。根据土壤类型、地块情况和投资预算确定。
(1)微喷带
优先选择微喷带,最经济实用的方案是:选择φ40mm或φ50mm、孔距20/30cm的微喷带,采用“一管多行”模式,沿小麦行向铺设,间距2.5-3.5m,先播种后人工铺设,确保孔口朝上并做好固定。
(2)滴灌带
推荐使用内镶贴片式滴灌带,出水均匀、不易堵管。一般选择Φ16mm、滴头间距30cm-50cm、滴头流量1.0-2.0L/h的滴灌带,采用“一管多行”模式,沿小麦行向铺设,间距60-90cm,先播种后人工铺设,做好固定,铺设长度80m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