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判断小麦返青期为农事操作提供科学依据
小麦返青期是越冬后恢复生长的关键阶段,判断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温度条件
日均气温:当连续多日平均气温稳定回升至3℃以上时(北方冬麦区可能需要5℃以上),小麦根系开始活动,逐渐恢复生长。
积温积累:返青期通常需要一定积温(约0℃以上的有效积温),具体因地区和小麦品种而异。
2. 植株生长状态
新叶生长:小麦基部叶片由越冬期的枯黄逐渐转绿,并开始抽出新叶,心叶(最顶部未展开的叶片)长度达1~2厘米。
根系活动:根系恢复吸收功能,基部节间开始缓慢伸长,分蘖(侧枝)数量增加。
颜色变化:全田约50%的植株叶色明显由黄转青,呈现“返青”状态。
3. 物候期与时间
季节与节气:一般发生在立春至惊蛰期间(2月下旬至3月中旬),具体因地区而异:
黄淮麦区:2月下旬至3月上旬。
华北麦区:3月上中旬。
西北麦区:3月中旬至4月初。
越冬后恢复生长:返青期通常在小麦结束越冬休眠后的20~30天。
4. 土壤条件
土壤解冻:北方地区需土壤表层(3~5厘米)解冻,根系恢复水分和养分吸收。
墒情适宜:土壤湿度需达到田间持水量的60%~70%,过干或过湿均会延迟返青。
5. 农事观察
田间表现:拨开植株基部土壤,可见白色新根生长,分蘖节处有新芽萌动。
物候对比:与当地常年返青期时间对比,结合当年气候(如暖冬或冷冬)调整判断。
6.生产意义
准确判断返青期对农事管理至关重要:
肥水管理:及时追施返青肥(以氮肥为主),促进分蘖成穗。
病虫害防治:防控纹枯病、红蜘蛛等病虫害。
控旺防倒伏:对旺长麦田需推迟肥水,进行镇压或化控。
7.注意事项
区域差异:南方冬麦区因冬季温暖,返青期可能不明显,需结合长势判断。
品种差异:早熟品种返青略早,晚熟品种稍迟。
通过综合以上因素,可精准判断小麦返青期,为春季田间管理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