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加工设备日常的保养和维修技术要点
在现代茶叶加工产业中,先进的机械设备已成为保障茶叶品质与生产效率的核心要素。茶叶加工设备的稳定运行不仅直接影响茶叶的色、香、味等感官品质,更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成本控制与产能释放。然而,长期高频次的运转易导致设备部件磨损、性能衰减,若缺乏科学规范的保养与维修体系,将引发设备故障频发、加工精度下降等问题,甚至对茶叶质量安全构成潜在威胁。因此,建立系统化的设备日常保养与维修机制,是维持茶叶加工设备高效运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保障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以下从设备运行监控、润滑管理、日常维护及周期性保养等维度,详细阐述茶叶加工设备的保养与维修技术要点。
一、设备运行状态实时监控技术要点
温度阈值管控:设备运行前及作业过程中,需严格依照使用说明书要求,实时监测电动机、减速器及各部轴承的温升状况。具体标准为:电动机温升不得超过 65℃,减速箱与滚动轴承温升不超过 70℃,滑动轴承温升不超过 60℃。
运行异响排查:同步观察设备运转状态并聆听运行声响,若发现机件松动、异常噪音或关键部件温升超出规定值,须立即停机检查,严禁在设备运行状态下对运动部件进行调整或维修操作。
二、设备润滑系统精细化管理
润滑介质添加规范:运行过程中需按说明书要求,精准向各运转部位添加润滑油或润滑脂,严格控制添加量,避免因过量加注导致润滑油溢出污染茶叶原料。
三、每日作业结束后的设备维护流程
能源切断与安全检查:每日作业完毕,须关闭生产线及设备的全部电、燃油、燃气能源,对设备及车间进行全面清扫,并重点检查电源接口、炉火等关键部位,确认无安全隐患后方可离开车间。
四、周期性保养与深度维修机制
例行检查周期实施:对有明确检查维修时间间隔规定的设备,须严格按周期执行保养;若无明确规定,则每个茶季结束后需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加注润滑油、更换损坏零部件。
年度系统性大修:每年开展一次彻底的设备维修保养,内容涵盖:
1.设备整体深度清洗;
2.更换超过磨损限度的零部件、损坏的油封及水封;
3.更换轴承与减速箱内的润滑油(脂);
4.调整各部件配合间隙,更换松弛筛网;
5.在易锈部位涂抹防护油脂,并用塑料薄膜覆盖封存,确保设备恢复至最佳运行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