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苹果树内钙元素的吸收的因素有哪些
在苹果种植中,有时即便施用了钙肥,效果却不明显,这可能由以下多方面原因导致:
一、钙肥选择与施用问题
1. 钙肥种类不当:
不同类型钙肥的溶解性和吸收率差异较大。例如,过磷酸钙中的钙难溶于水,果树吸收利用率低。而螯合态钙肥如糖醇钙、氨基酸钙,虽吸收好但价格较高,部分果农为节省成本选择普通钙肥,导致补钙效果不佳。
2. 施肥方式错误:
土壤施肥位置不准:若将钙肥施在树冠投影外或过浅土层,远离苹果树主要吸收根区域,根系难以接触和吸收钙肥,降低补钙效果。
叶面喷施方法有误:叶面喷施时,若未均匀覆盖果实和叶片,尤其是果实萼洼等关键部位未喷到,会影响钙的吸收。另外,高温时段喷施,钙肥溶液快速蒸发,降低吸收率,还可能灼伤叶片和果实。
3. 施肥时期不适:
钙在苹果不同生长阶段需求不同。幼果期是钙吸收关键期,此阶段若补钙不足,后期即便大量施钙,也难以弥补前期缺失。部分果农错过该时期,导致果实缺钙症状依然明显。
二、土壤环境因素
1. 土壤酸碱度不适:
酸性土壤:pH值小于6.0时,土壤中活性铝、铁增加,与钙发生拮抗作用,抑制根系对钙的吸收。同时,酸性环境使钙易淋溶流失,降低土壤钙含量。
碱性土壤:pH值大于7.5时,钙易形成碳酸钙等难溶性化合物,果树根系无法吸收利用,导致补钙效果差。
2. 土壤板结:
长期不合理施肥、过度耕作等导致土壤板结,通气性和透水性变差。根系生长受限,呼吸作用受阻,影响对钙的主动吸收,即便土壤中有钙肥,也难以被吸收利用。
3. 土壤微生物失衡:
有益微生物如菌根真菌可帮助根系吸收钙。长期使用化肥、农药,会破坏土壤微生物平衡,有益微生物数量减少,根系吸收钙能力下降,钙肥效果不显著。
三、树体自身因素
1. 树势过旺:
氮肥施用过多、修剪不当等导致树势过旺,新梢生长与果实竞争钙素。钙优先供应给新梢,果实获得钙不足,即便施钙也难满足果实需求,水心病等缺钙症状依旧存在。
2. 根系受损:
病虫害(如根腐病、蛴螬等)、机械损伤或肥害等会损伤根系,降低根系吸收能力。受损根系无法有效吸收钙肥,影响补钙效果。
四、其他营养元素的拮抗作用
1. 氮钙拮抗:
氮肥过量,铵离子与钙离子竞争根系吸收位点,抑制钙吸收。同时,大量氮素促进树体营养生长,使钙更多分配到叶片和新梢,减少果实钙积累。
2. 钾钙拮抗:
钾肥施用量过大,钾离子与钙离子在土壤和树体内存在拮抗,影响钙吸收和运输,降低果实钙含量,导致补钙效果不明显。
3. 镁钙拮抗:
土壤中镁离子过多时,会与钙离子竞争吸收载体,抑制根系对钙的吸收,使得钙肥补充后效果欠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