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饼病识别与防治
茶饼病,亦称作茶树疱状叶枯病或叶肿病,属于茶树常见芽叶病害。该病主要分布于浅山丘陵地带的茶园中,由真菌引起,侵害对象主要为嫩叶及新梢。茶饼病影响干茶的口感,使其变得苦涩、易碎,降低干茶的商品价值,也使得茶农的经济收益大打折扣。以下内容将详细介绍茶饼病的发病症状、发病原因及规律、以及综合防治的方法。
图1 田间茶树发病前期
发病症状: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出现淡黄或淡红色半透明小斑点,背面凸起呈满月状并生有白色粉末状物,病斑处肿胀、叶片卷曲畸形,嫩芽或嫩茎发病后会出现轻微肿胀且嫩茎弯曲肿大,严重时茶园布满白色疱状病斑,后期病斑粉末状物消失,病斑萎缩形成褐色枯斑,发病嫩叶呈焦枯状并逐渐凋谢脱落。
图2 嫩叶发病初期叶片正面症状
发病原因及规律:茶饼病是低温高湿型病害,病害的发生与环境和气候条件密切相关,气候温和湿润的茶园易感染,另外管理不善、施肥不科学、采摘修剪不合理的茶园发病严重。茶饼病的菌丝体越冬越夏,春秋季平均气温 15-20℃、相对湿度高于 85%时,产生担孢子,经风雨传播侵染,一年内多次再侵染,导致病害流行,春茶期和秋茶期发病较严重,夏季较轻,不同地区发病时间不同。
图3 病斑背面凸起呈馒头症状
图4 田间病害嫩叶卷曲症状
综合防治:
1. 农业防治
勤除杂草,清除茶园及周围的野生灌木,清蔸亮脚,保持茶园通风透光;分批采摘,尽量少留嫩叶在茶树上,减少侵染机会;选择合适的修剪时机,使新梢抽生时避开病害发生期;及时清除茶树上的病叶;适当增施钾肥,以增强树势,提高茶树自身的抗性。
2. 药剂防治
一般在病害发生初期视天气情况及时喷药。药剂可选用250 g/L 吡唑醚菌酯乳油或悬浮剂1 000~1 500 倍液,或3%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300倍液等杀菌剂。非生产季节,可喷施45%石硫合剂晶体150 倍液或0.6%~0.7%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进行预防。
3、预防措施
冬至前后(12月中下旬)使用石硫合剂封园。
4、注意事项:广大茶农要避免盲目用药,化学防治时要精准控制剂量,喷药后需在一段时间内禁止采摘鲜叶茶青,待药剂挥发,喷药后要等待药剂挥发,确保茶叶安全及生态环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