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科技特派员云平台

当前位置:技术文章

葡萄病虫害防控技术措施

点击数:19  作者:许云鹏 发布时间:2025-04-18 15:24:58   更新时间:2025-04-23 17:55:37

休眠期剪除带病虫的枝梢及残存的病果,刮除病、老树皮,清除果园内的枯枝、落叶、烂果等,并集中销毁。生长季节及时摘除病虫果梢并集中处理或销毁,降低田间病虫基数,防止病虫害在田间孳生传播。收获期应彻底清除病果,避免贮运期病害扩展蔓延。在葡萄萌芽初期和采收休眠期前各打1次石硫合剂,铲除病虫源。

1.萌芽期。葡萄枝干病害严重的葡萄园,及时挖掉死树,并采用醚菌酯、苯醚甲环唑或解淀粉芽孢杆菌等生物、化学农药对死树周围土壤进行消毒,对死树邻近健康植株及田间病株进行药剂灌根。

2.展叶期。该生育期主要是预防霜霉病和白粉病,可选择波尔多液等铜制剂、代森锰锌、氨基寡糖素或丁子香酚等保护剂全株喷雾1—2次。要及时清除萌孽和多余副梢。此期的主要害虫有叶蝉、绿盲蝽、缺节瘿螨等,可选用氟啶虫胺腈等杀虫剂、杀螨剂全株各喷施1次,预防叶部害虫害螨。当枝干上发现东方盔蚧的褐色介壳时,应用硬毛刷去除介壳并对全株喷施1次噻虫嗪来防控。

3.开花期。应重点做好灰霉病的防治,在盛花期和其后10天,选用咯菌腈、唑醚·氟酰胺、嘧环·咯菌腈、氟菌·肟菌酯、解淀粉芽孢杆菌或木霉菌等药剂连续2次用药。开花初期,在葡萄园中每隔100米悬挂粘虫板,分别监测叶蝉(黄板)、蓟马类(蓝板+缓释诱剂)和绿盲蝽(透明板+缓释诱剂)。如每板害虫数量超过5头时,可全株喷施1次乙基多杀菌素或噻虫嗪防治叶蝉、蓟马和绿盲蝽。盛花期可全株喷施1次硫制剂等杀螨剂以压低葡萄短须螨春季种群,并清除树冠下杂草,减少害虫害螨栖息场所;如出现花序不整齐和落花等白星花金龟为害状,可喷施噻虫嗪。

4.坐果期—绿果期。该期的葡萄果穗易感染霜霉病和白粉病。在葡萄幼果豌豆粒大小时,选用吡唑醚菌酯进行果穗或全株喷雾以预防果实感染霜霉病和白粉病。田间初发霜霉病时,可选用吡唑醚菌酯或氟噻唑吡乙酮及时全园用药。对霜霉病较好的保护剂有波尔多液等铜制剂及代森锰锌等,较好的治疗剂药剂有吡唑醚菌酯、氟噻唑吡乙酮、霜脲·锰锌、烯酰吗啉、甲霜·锰锌等。喷药时应注意重点喷施叶背;对白粉病较好的保护剂有多抗霉素、硫磺水分散粒剂等,较好的治疗剂有唑醚·氟酰胺、苯醚甲环唑或戊唑醇等,喷药时应注意重点喷施叶正面。幼果期,苹毛丽金龟主要为害花和嫩叶,白星花金龟主要为害花和幼果。可在田外悬挂糖醋酒液诱盆(糖:醋:白酒:水=3:1:3:2)诱杀金龟子,每 15—20 天更换1次诱液,直到采收结束。如发现仍有金龟子为害叶或幼果,喷施防治鞘翅目害虫的苏云金杆菌等生物农药。在葡萄坐果后还需全株喷施1次硫制剂等杀螨剂预防短须螨为害果实。葡萄果实膨大初期在园区四周悬挂性诱剂诱杀桃蛀螟,直到采收结束。

5.成熟期—采收期。该期霜霉病和白粉病继续发生,可根据病害发生程度采用药剂防治,药剂种类参照坐果期—绿果期。在灰霉病发病初期,应剪除并集中处理销毁病穗或病果,防止病菌在田间传播。该期胡蜂、桃蚜、短须螨等主要害虫为害果实或果梗。如这3类害虫发生较重,可全株喷施苏云金杆菌等生物农药1—2次。果实成熟后应及时清理树上和地面的烂果果穗(粒),以减少吸引胡蜂的取食。

6.落叶期—休眠期。该期一般不再用药。如园区当年病虫害严重,果实采收后对全株茎叶喷施硫磺水分散粒剂、石硫合剂或波尔多液1—2次。

科学选用葡萄上登记药剂,或根据当地省级农业部门提出的临时用药选择品种;施药时间宜选择晴天的早上9点之前或下午5点之后;要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按照要求科学用药,注重不同类型的农药的交替使用,延缓抗药性产生。

若在葡萄幼果期遇有暴风雨或冰雹灾害天气,在灾害天气过后24小时内,可选用吡唑醚菌酯或苯醚甲环唑等及时喷药保护,避免葡萄白腐病等病害严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