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陕西省连翘开花期管理技术意见
连翘是陕西省重要的药用和观赏植物,尤其在陕北、关中和陕南地区广泛种植。其开花期管理直接影响果实产量和景观效果。结合陕西省气候特点及栽培现状,现提出以下技术指导意见:
一、区域化气候应对措施及目标
1. 陕北地区(温带半干旱气候)重点防冻保花,目标坐果率提升至65%以上。
1)防寒保花 。开花期(3月下旬至4月初)易遇倒春寒,提前在园区上风口设置秸秆烟雾堆(每亩8-10堆),夜间温度低于2℃时点火熏烟。
2)覆盖地膜或根部培土10cm,提高地温,延迟开花避霜。
3)水分管理。春季干旱期开花前5-7天滴灌补水,保持土壤湿度50%-60%,避免大水漫灌导致地温骤降。
2. 关中平原(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平衡花果管理,延长观赏期至25-30天。
1)防高温干热风:4月花期遇干热风(气温>28℃、湿度<40%),上午10点前树冠喷水降温增湿,午后搭设30%遮阳网。
2)防花期雨涝:提前疏通排水沟,雨后及时人工摇枝震落花瓣积水,减少霉花烂花。
3. 陕南地区(北亚热带湿润气候)防控湿害病害,确保药用果实千粒重≥12g。
1)控湿防病:多雨年份花期前喷施80%代森锰锌600倍液预防白粉病,雨后及时清除残花。
2)垄作栽培(垄高20cm),降低地下水位,避免根系缺氧。
二、水肥协同管理
1. 施肥方案
1)陕北黄土区:花前10天每亩追施腐熟羊粪500kg+过磷酸钙20kg,提升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2)关中平原:现蕾期叶面喷施0.3%硫酸锌+0.2%硼砂混合液,矫正缺素黄叶。
3)陕南秦巴山区:谢花后追施高钾复合肥(N-P-K 10-10-30),每亩15kg,促进幼果膨大。
2.灌溉技术
1)陕北推广膜下滴灌,每亩灌水量控制在20m³。
2)陕南采用渗灌或沟灌,避免地表径流导致养分流失。三、花期修剪与树体调控
1. 差异化修剪
1)药用栽培(以果实为主):保留80%短果枝,疏除过密长枝,每结果母枝留4-6个花芽。
2)观赏栽培(以花为主):保留拱形下垂枝,剪除直立徒长枝,塑造“瀑布状”花冠。
2.化学调控
1)初花期喷施5%芸苔素内酯2000倍液,缓解低温胁迫;
2)盛花期禁用生长抑制剂,避免花粉活力下降。
四、病虫害绿色防控
1.重点防治对象
1)陕北:蚜虫、红蜘蛛(干旱诱发);
2)关中:白粉病、蓟马;
3)陕南:灰霉病、叶蝉。
2.防控措施
1)物理防治:
关中园区每3亩悬挂20片蓝色粘虫板(诱杀蓟马);
陕南夜间使用太阳能杀虫灯诱杀叶蝉成虫。
2)生物防治:
释放异色瓢虫(2000头/亩)防控蚜虫;
白粉病初期喷施2%宁南霉素500倍液。
3)化学应急:
花期遇暴发病害,选用安全药剂如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避开花朵喷施。
五、授粉与坐果保障
1. 自然授粉强化
关中连翘集中种植区,按“每5亩配置1箱中蜂”的标准引入蜂群;保护野生授粉昆虫,保留田埂上的荠菜、二月兰等早春蜜源植物。
2.人工辅助授粉
陕北地区上午9-11点用鸡毛掸子轻扫花簇,隔日重复;
陕南阴雨天采用花粉收集器贮存花粉,晴天后电动喷粉器补授。
六、延长花期技术
1. 温度调控
关中大棚栽培:白天通风控温≤25℃,夜间加温至8-10℃,可延长花期7-10天。
2.营养延长法
初花期喷施0.01%三十烷醇微乳剂,延缓花瓣衰老。
七、灾后应急管理
沙尘天气:沙尘过后立即用清水冲洗叶面,喷施0.1%白糖水修复花瓣灼伤;
冻害补救:受冻花朵达30%以上时,及时剪除冻花枝,追施氨基酸水溶肥(500倍液)促发新花芽。
各地区应结合当地“天气预报系统”,动态调整管理措施。通过分区施策、精准管理,可实现我省连翘花期观赏与药用效益双提升,助力乡村振兴与生态旅游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