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园洪涝灾害防控技术措施
点击数:76 作者:许云鹏 发布时间:2025-09-28 09:54:47 更新时间:2025-10-09 15:08:53
1.迅速降渍排水。及时修整桑园及周边排水系统,排涝清淤,防止桑园长时间浸渍,避免桑树烂根。
2.修枝整型管理。对冲刷严重,造成土壤沟蚀、桑根裸露的桑园,应尽快扶正桑树,用好土培实根部,及时填土保根。树体受损的,还要及时修剪,去枝去叶,减少蒸腾,优化树体结构,改善桑园通风透光条件。同时要及时清除桑园内的残枝落叶。
3.全面中耕松土。大水淹过的桑园,常有淤泥沉积,土壤容易板结,待土面稍干时要及时耕翻,增加土壤的透气性,促进根系尽快恢复吸收功能和旺盛生长。中耕松土宜浅,深度以10~13 cm 左右为宜,不能过深,以尽量避免损伤正处恢复生长期的桑根。根据土壤和桑树生长情况,可中耕1~2 次。
4.加强肥培管理。灾后桑树根系受损,吸肥、吸水能力下降,不宜立即土壤施肥,而应采取根外追肥的措施。可选用0.2%的尿素溶液为叶面肥,同时可配合施用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选晴天微风上午或傍晚,进行全树喷施,叶片背面喷施均匀。可每隔 5~7 天追一次,连续追施 2~3 次。树势恢复后,可以进行土壤追肥,以氮肥为主,磷钾肥为辅。
5.适当疏芽减条。由于雨水多,桑树无效条增多,营养分散,加上水渍时间长,桑根难以吸肥。及时疏芽可促进桑园通风透光和提高肥料吸收利用率,保证桑树健康生长。疏芽在田中稍干后即可进行,每株留条8~10根,每亩留枝条7000~8000根。
6.加强病虫害监测。雨涝往往伴随高温高湿的气候环境,有利于各类病虫滋生。雨涝后要及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除加强土肥水管理以增强树势,清除枯枝落叶以减少病源外,还需监测病虫为害情况,及时进行药剂防治。
7.做好补缺工作。受涝后嫁接苗和实生苗圃地出现苗木严重死亡的田块,可补种实生桑,长势较差的桑园实行春伐复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