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科技特派员为乡村振兴赋能增智
近日,陕西省商洛市科技特派员曹建刚、彭建文一行深入柞水县营盘镇丰河村开展产业技术帮扶指导。旨在满足当地黑木耳、中药材种植户对先进农业科技知识的迫切需求。
曹建刚、彭建文在该村副主任张传礼陪同深入田间地头,以生动易懂的方式向农民们传授黑木耳、中药材种植的关键技术。他们详细介绍了黑木耳、中药材的品种选择、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加工等方面的知识,黑木耳基地生产中存在的憋芽、袋内积水等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并现场解答了农民们在实际种植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科技特派员曹建刚、彭建文深入田间地头,实地察看了黑木耳、中药材苍术、黄精、重楼,毛茨菇的种植情况。在指导过程中,科技特派员还就黑木耳、苍术、黄精、重楼,毛茨菇的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并针对种植户提出的问题一一解答。
“科学种植是提高黑木耳、苍术、黄精、重楼、毛茨菇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希望农户们能积极实践,示范种植。毛慈菇根腐病防治,注意排水,发病初期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灌根;叶斑病发病初期可用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喷雾防治;虫害蛴螬,可通过在种植前用辛硫磷颗粒剂撒施土壤进行防治;蚜虫用吡虫啉乳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综合管理措施要选择健康壮苗:种植前选择无病虫害的块茎或种子。在种植和移栽过程中注意不要损伤根茎。保持良好的通风和排水条件,避免过密栽植。使用益富源药材专用营养液来巩固预防效果。苍术枯萎病防治观察,田间苍术植株出现从下部叶片开始干枯,下部叶片干枯而不脱落。可从5月份发病到9月份,最好的防治方法就是药剂灌根,常见药剂有32.5克/升苯甲嘧菌酯10毫升+80%克菌丹15克、68%福美双恶霉灵20克、70%甲基硫菌灵30克+1000亿孢子/克枯草芽孢杆菌10克、80%克菌丹15克+25%异菌脲20毫升,可将以上药剂兑水30斤进行灌根,每亩用药量为120-180斤药水;苍术黑斑病防治观察,发病初期叶片干尖或者干边,后逐渐扩展至整个叶片,造成整体干枯发黑,严重导致叶片脱落,只剩下植株茎秆。较好的防治配方有80%克菌丹15克+75%戊唑醇肟菌酯5克或32.5克/升苯甲嘧菌酯10克+50%福美双福美锌50克或40%戊唑咪鲜胺20克+1000亿孢子/克枯草芽孢杆菌10克,将以上配方任选一种,兑水30斤稀释,于发病初期进行喷雾,每亩需药水量60-90斤,间隔7-10天进行重喷,喷施杀菌剂时,可添加芸苔素内酯或氨基酸叶面肥,能提高药效并促使病株恢复正常;苍术根腐病观察,苍术根腐病该病常在雨季发病,造成根部腐烂,植株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逐渐减弱,最后全株死亡。病害高发的时间是5-6月,对苍术的生长有极大的危害。注意开沟排水,发展病株立即拔除,用退菌特50%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石灰水落浇,赤可用50%托布津800倍液喷射,再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托布津800倍液喷洒。可有效防治受害植株;苍术菊小长管蚜观察,二年生苍术,最严重的虫害多为菊小长管蚜。聚集在苍术嫩茎,虫体多为黑色,4-5月发生严重,可用联苯噻虫嗪配方就能轻松防治,产生抗性的菊小长管蚜,提前预防还应加入吡丙醚,具有较好的杀卵作用。叶也用50%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喷洒防治;黄精叶斑病观察,主要危害叶片,初期叶尖出现不规则黄褐色斑,后扩展至叶片下部,雨季病情加重,导致叶片枯黄。收获时清园,消灭病残体;发病前和发病初期喷1:100波尔多液,或质量分数50%退菌特0.1%溶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3-4次;或质量分数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0.05%-0.06%溶液喷酒,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黑斑病多发生在春夏秋,危害叶片,初期叶片上出现褐色斑点,逐渐扩大成不规则病斑,严重时叶片枯黄。收获时清园,消灭病残体;前期喷施1:100波尔多液,每7天1次,连续3次;蛴螬是春秋季高发,以幼虫危害,咬断幼苗或食苗根,造成断苗或根部空洞。幼虫孵化盛期用质量分数10%二嗪磷颗粒剂和质量分数5%毒死蜱颗粒剂兑干细土,拌匀撒施土中;成虫期用黑光灯诱杀成虫;卵期或幼虫期,每亩用蛴螬专用型白僵菌1.5-2.0kg与15-25 kg细土拌匀,在根部施药;地老虎春秋季高发,危害幼苗及根状茎。成虫期,黑光灯或糖酒醋液诱杀;幼虫期,用质量分数10%二嗪磷颗粒剂和质量分数5%毒死蜱颗粒剂兑干细土,拌匀撒施土中。此外,施用的粪肥要充分腐熟,最好经过高温堆肥,可降低地老虎发病率。”科技特派员彭建文给种植户讲。
据了解,丰河村今年种植地栽木耳114万袋,大棚吊袋木耳41万袋。此次科技特派员深入丰河村技术指导,为丰河村木耳、中药材产业标准化、规范化发展注入动力,切实推动产业提质增效。也更加坚定了种植户助力乡村振兴的信心和决心。“此次深入产业基地,旨在推动当地管理人员学习黑木耳、中药材种植各个生产环节技术要点,提升黑木耳、中药材的产量与品质,助力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员曹建刚说。
据悉,近年来,商洛市扎实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理念优势,下沉一线开展农业技术服务,借智借力助推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赋能增智。针对农业产业需求多元、农民技术薄弱等问题,推行“按区域成团”,实现技术指导到产业、驻点服务到村;在定点联系的基础上,根据全市产业发展需求,因地制宜组建产业技术帮扶团,制作科技特派员服务卡,推行“点单”服务机制,收集服务区域产业发展、实用技术等需求,建立需求清单,科技特派员根据自身专业特长,分组编队到服务区开展产业技术指导、推广和培训等服务。通过打造田间学校、建立特派员示范基地等方式,立足产业需要,“量身定制”培训内容,针对性采取课堂培训、基地实训、生产指导、示范服务、带动参与等方式开展技术培训,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产业发展带头人。设立“科技特派员之家”,建立领导干部联系服务科技特派员机制,按照“一对一”“一对多”分别结对联系科技特派员,为其提供良好服务;出台《科技特派员考核管理暂行办法》,明确科技特派员激励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