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派员深入田间指导,助力春耕生产
立春已过,气温逐步回升,周至县小麦即将进入返青期。周至县粮食作物服务团的科技特派员老师分别深入尚村镇、终南镇等镇街田间地头,仔细了解每个村的主导产业发展情况以及粮食种植现状。随后深入田间地头查看小麦苗情长势、土壤墒情,进行“把脉”,实地调查小麦长势及土壤墒情。为种粮大户提供了一对一的早春田间管理指导,助力春耕生产顺利进行。
一、及时划锄镇压
早春划锄能有效破除土壤板结,提高地温,促进小麦根系生长。一般在地表化冻后进行,划锄深度以 3 - 5 厘米为宜,避免伤根。对于土壤墒情不足、坷垃较多的麦田,划锄后要及时镇压,使土壤紧实,减少水分蒸发,确保麦苗与土壤紧密接触,利于根系吸收养分和水分。
二、科学追肥浇水
1.追肥:根据小麦苗情,对于弱苗,应在返青期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 10 - 15 公斤,促进麦苗转化升级;对于壮苗,可在起身期追施尿素 10 公斤左右,提高成穗率;对于旺苗,可适当推迟追肥时间,在拔节期进行,减少氮肥用量,防止后期倒伏。
2.浇水:早春小麦对水分需求逐渐增加,若土壤墒情不足,应及时浇水。一般在日均气温稳定通过 3℃以上时进行,浇水量以能湿透耕作层但不积水为宜,避免大水漫灌,防止地温骤降影响麦苗生长。
三、合理化学除草
1.选准时机:化学除草宜在小麦返青至拔节期进行,此时杂草基本出齐且抗药性较弱,除草效果较好。
2.药剂选择:根据田间杂草种类选择合适的除草剂,如以阔叶杂草为主的麦田,可选用苯磺隆、氯氟吡氧乙酸等;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麦田,可选用精恶唑禾草灵、炔草酯等。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剂量,避免漏喷和重喷。
四、加强病虫害监测与防治
1.病虫害监测:早春是小麦病虫害发生的关键时期,要加强田间巡查,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迹象。重点监测小麦纹枯病、白粉病、蚜虫、红蜘蛛等病虫害。
2.防治措施:对于小麦纹枯病,可在发病初期每亩用 5% 井冈霉素水剂 150 - 200 毫升,对水 50 - 75 公斤喷雾防治;对于白粉病,可选用 15% 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1000 - 1500 倍液喷雾防治;对于蚜虫和红蜘蛛,可分别选用吡虫啉、阿维菌素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