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科技特派员送苗下乡绘就乡村振兴新“薯光”
“高温季节容易发生干旱,对甘薯栽培造成不利影响,甘薯苗移栽前选择具备持续灌溉条件的壤土、沙壤土田块。要先把田垄做好,施好底肥,选择无风晴天下午3时以后且未来3~5天内无大风、35℃以上高温天气的时机栽苗,可减少缓苗水蒸发和叶片蒸腾,保障缓苗所需的适宜温度,加快缓苗进程,提高移栽成活率。移苗前挑选健壮甘薯苗,种的时候要让甘薯苗‘躺卧’,然后覆土压实。”陕西省商洛市科技特派员陈鹏博、彭建文手里做着示范,还不忘为种植户详细讲解甘薯苗栽培的关键技术。
近日,在商州区金陵寺镇石灰窑村甘薯种植基地,商洛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甘薯产业课题组负责人、商洛市科技特派员陈鹏博和市区科技特派员彭建文、孔军、杨蓓、金陵寺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站技术干部任雨露、赵淑杏组成科技服务团到金陵寺镇石灰窑村指导农民科学种植优质甘薯,在室内理论培训和甘薯基地村民们把科技特派员围成圈,听专家谈科学种植甘薯“真经”。
培训活动采用了室内多媒体讲解和发放技术资料和基地现场指导互动相结合的方式。在多媒体讲解环节,科技特派员陈鹏博、彭建文详细讲解《甘薯产业发展简介和高产栽培技术》要点,重点围绕使用优良品种脱毒种苗、配方施肥、垄作栽植、地膜覆盖、水平扦插法和地下害虫防治问题作了详细解答。为甘薯种植户发放了《甘薯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学习资料80余份,给种植户留下电话和微信,以便为种植户提供线上技术服务。
室内培训结束后,科技特派员为种植户发放甘薯优良品种“商薯19”脱毒一代种苗20000余株。在田间地头,科技特派员与种植户互动,热情听取甘薯种植户打算,并引导、鼓励种植户科学种植好甘薯。
“甘薯施肥管理方面,在整地起垄时,每亩施入腐熟农家肥1500-2000公斤、过磷酸钙15-20公斤、复合肥10-15公斤、硫酸钾7-10公斤基肥。可亩用15%乐斯本颗粒剂1.0公斤拌沙15-20公斤或拌肥均匀施下防地下害虫。在薯苗插植后15-20天,亩施尿素8-10公斤作苗肥。在薯蔓长到12个节位时打顶,栽后40天左右结合培土,亩用腐熟人粪尿750公斤拌草木灰60公斤或尿素3公斤、钾肥6公斤施下。在插植后60天左右,亩施硫酸钾15公斤、尿素10公斤。在植后90天左右,地上部生长势较弱,叶色发黄,可用0.2%磷酸二氢钾和0.5%的尿素混合液进行淋施或喷施2-3次。”科技特派员孔军讲到。
“在甘薯生长期间,要及时进行中耕除草,插植后15-20天、40天左右和60天左右各进行一次中耕除草,以保持土壤疏松,减少杂草与红薯的竞争。在薯蔓封垄后,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提蔓,将薯蔓从垄沟中提起,放在垄顶上,进行培土,以增加块根膨大的空间,促进块根生长。培土厚度一般为5-10厘米。在封垄期出现植株徒长趋势,每亩可用50%的助壮素40毫升或5%烯效唑24-30克,兑水40-50公斤均匀喷施,每隔7-10天喷施1-2次,防止茎叶旺长。”科技特派员杨蓓讲到。
“起完垄以后进行移栽,移栽时手拿秧苗的根部,在垄中心呈45度角把秧苗斜插入土里,插入深度以埋没秧苗三分之二左右即可,将煮熟的黄豆,每穴放上十几粒,红薯长得会更好,口感也更好吃,要注意离根系远以点,不要仅靠根系,然后浇透水,用土把坑填平,最后用手压紧即可。追肥、提藤、培土注意。首先在薯藤封垄前,用锄头松土除草,保持地面干净疏松,等到长到快要封垄时,先把薯藤翻到一边,用镐头等工具往两边红薯垄上进行培土,培完土后,再把薯藤翻回原处,以后每隔一段时间就提一次薯藤,不让薯藤往土里扎根,这是第一,第二就是在薯块膨大期,结合浇水,追施适量的肥料,肥料可以选择豆饼水、鸡粪水,可以在里面混合点草木灰,也可以用0.1%尿素+0.2磷酸二氢钾进行灌根。在薯藤长到一定长度时,记得打顶掐心,以免藤条徒长。甘薯在薯块膨大期,进行叶面喷施即可以增加产量,又可以改善口感,用葡萄糖50克+磷酸二氢钾30克,兑水30斤,对叶面进行喷施,一共喷施两次,中间间隔7-10天,经过这样喷施的红薯不仅薯块大,还特别好吃。”科技特派员彭建文讲到。
“科技特派员不仅送来了脱毒甘薯驯化苗,从甘薯品种引进、育苗、移栽、施肥、浇灌、防治病虫害、收获、销售,积极给种植户提供一系列服务,针对目前久旱缺水、整地困难的问题,提出甘薯种苗集中临时抚育策略,并对抚育场所选择、栽苗方式、护苗方法等作了详细指导。教会了村民咋种植,病虫害怎么防治。”种植户李先生说。
科技特派员彭建文说:“甘薯产业的特点是周期短、见效快、易操作、选择多,产业链可向种苗、鲜食、淀粉、薯干加工、色素提取等方向延伸,而优良品种健康种苗和高产栽培技术是甘薯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形成甘薯育苗、甘薯种植、甘薯保鲜、产品深加工、线上线下销售为一体的产业体系。”
“我们这里很适合种植甘薯,你们科技特派员送来的甘薯苗,真是送到我们心坎上了。”
“听说你们送的甘薯苗都经过悉心培育,精心挑选,不仅宜栽种,而且产量大,感谢你们市区科技特派员,我们一定努力发展,把甘薯产业做成石灰窑村的特色产业。你们科技特派团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助力农业发展;创新思路,多措并举积极开展农业技术指导与服务,从良种繁育、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等多个方面为切入点进行了现场培训和讲解,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以科技力量促业兴旺、助农增收,切实为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保驾护航,展现出蓬勃生机与活力,受到群众热烈欢迎。”该村的村支部书记闫磊激动的说到。
科技服务团彭建文表示,我们科技特派员团队围绕“提升农业科技,提高农民收入”使命任务,积极树立“一盘棋”思想,整合力量,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上下联动、多元协作、精准施策,同向发力;通过“科技下沉”,拉近群众距离,加强联农带农,推动农民受益增收,促进农业提质增效,为服务辖区科技创新引领农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和保障。
秧好一半禾,苗壮七分收。下一步,我们科技特派团将牢记使命,持续发力,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赋能乡村振兴施展才华。深入拓展科技帮扶,以实际行动诠释科技助力农业的使命,加强技术服务,助推产业发展,依托科技力量人才优势,将不断引导服务辖区甘薯、中药材、粮食等种养产业向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助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为实现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通讯员彭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