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科技特派员云平台

当前位置:动态新闻

陕西镇巴县:部省联动科技赋能中药材产业振兴

点击数:31   作者:陕西省   发布时间:2025-04-24 15:22:25   更新时间:2025-04-24 15:22:25

秦巴腹地,药香绵延。素有“天然中药库”美誉的陕西省汉中市镇巴县,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与部省联动科技专项的精准赋能,在科技部、陕西省科学技术厅的鼎力支持下,以实施部省联动专项课题为契机,撬动中药材全产业链升级,走出了一条“科技强链、企业带农、生态富民”的乡村振兴特色路径。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陕西秦巴山区特色经济作物、果蔬产业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框架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等科研力量,联合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咸阳综合试验站、国家科技特派团镇巴中药材产业帮扶组,实施了陕西秦巴山区大黄等中药材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基地建设(编号:2022YFD1602005)的科创与推广任务。聚焦大黄、淫羊藿、天麻三大道地药材,实现了联合攻关。采用“政-产-学-研深度融合”方式,开展了大黄、淫羊藿、天麻的种质创新与产业化技术攻关;完成70份种质资源收集评价,建立种子质量分级标准,攻克了药用大黄种子萌发机制及旱盐胁迫响应机理,研发了淫羊藿组培快繁与天麻富硒栽培技术;形成了药用大黄仿野生栽培模式、淫羊藿与天麻林下生态种植模式共3套,指导推行符合当地实际的中药材种植发展模式,助推镇巴县中药材产业规模化、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建成了淫羊藿、药用大黄及天麻规范化示范基地2932亩,其中种源繁育基地310亩、药用大黄种苗繁育基地510亩、种植示范基地2000余亩;累计繁育优质淫羊藿种苗350万株,可满足1000余亩种植需求;完成了巫山淫羊藿、药用大黄GAP基地合规性延伸检查,生产标准化程度全面改进,产能规模平均提升达15%,新增产值950万元。同时,引进了淫羊藿、天麻等3个中药材新品种;选育出巫山淫羊藿、柔毛淫羊藿、药用大黄3个优势株系;创制了药用大黄便携式采收设备1台,研发了淫羊藿茶、天麻果脯、天麻酒等保健类产品5个,均已投入生产;制定了技术标准8个;完成了培训40余场次2000人(次)。实现了中药材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研发推广应用一体化试验示范,示范带动了镇巴县现代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项目以中药科技企业为示范带动主体,搭建“科研院所+县域科技推广+中药企业(合作社)+基地(脱贫户)”的集成技术示范推广体系,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通过免费提供种苗及投入品、租赁村集体固定资产、提供务工岗位等多种途径,带动1517户实现增收,其中脱贫户1074户,户均增收5056.52元。通过集成推广药用大黄、淫羊藿、天麻种植加工技术典型示范,县域内11家企业、合作社进一步壮大发展,累计实现新增产值1646万元,助力激活了县域中药材发展新动能,推动了中药材产业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